智慧时代-智慧工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产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钢筋绑扎机器人、混凝土整平机器人、智能抹灰机器人、探地雷达......工地正在迎接建造方式的新变革。
与传统的人工抹灰相比,抹灰机器人不仅效率更高,完成面的垂直度合格率在95%以上,空鼓修补率只有人工作业的三十分之一左右质量也更有保障。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成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为大力推进智能建造的研发与应用,推动建筑业发展转型,中建八局建立了智能建造体系近年来成功研发了国内首台IABM智能装配造桥机、隧道拱架台车、行走式建筑3D打印机器人、造楼天车、探地雷达等三十余款智能建造设备及智能建造机器人,设计范围涵盖建筑、桥梁、市政、隧道等多个施工领域。
地库抹光机器人
“高个子”混凝土智能随动布料机进行布料施工,让以前至少需要3名工人才能完成操作,变成现在仅需1名工人,就可完成全部的混凝土布料作业;地面整平机器人能自动设定整平规划路径,不慌不忙地实现混凝土地面的全自动整平施工,而且精度符合国家质量验收规范标准;轻松“摆平”混凝土的地面抹平机器人可以实现高精度混凝土抹光施工作业,其工效相对传统工效提升40%以上……这些建筑机器人在广州白云站的工地上大展身手。广州白云站是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也是全国首批使用智能化建造机器人的铁路站房建设项目。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5G、新材料等技术与建筑业的融合,智能建造的时代正在到来。同时,近年来,国家围绕智能建造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数字化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行业实现应用。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新建广州白云站是全国铁路规划中的重要项目,是广州铁路枢纽规划“五主四辅”客站中的主要客站之一。站场规模达11台24线,以普铁为主、高铁及城际为辅,配套有游客中心、长途客运中心、旅游大巴站场和城市公交站场,将成为站城融合、交通综合、功能复合、生态结合、智能统合,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综合枢纽之一。
白云站项目目前共有2500名建设者,其中4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比50%,面临农民工老龄化问题。智能建造机器人可以代替农民工的体力活。项目部积极探索智能建造升级,引领铁路站房建设推动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技术型转变。响应国家政策方针,探索智能建造升级,引领铁路站房建设新时代。
培训学习比较简单,通过对机器人基本原理介绍、各主要部件功能讲解以及现场实操培训,2天时间即可完成全部课程,熟练掌握建筑机器人的理论知识和操作使用。工人师傅通过使用智能机器人,降低了体力劳动强度。
未来随着工程进展和施工需求,广州白云站还将陆续投入使用机电、装饰装修等各专业领域的其他14种智能建造机器人。同时,白云站项目还将“BIM+物联网 +移动+云端”理念和技术引入建设工地,搭建“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建造与智慧车站的无缝衔接。
积极拥抱新技术,多个城市陆续使用建筑机器人。不只在广州白云站,澳门离岛医疗综合体项目、深圳的华润置地总部大楼、佛山顺德的凤桐花园项目等施工现场都出现了建筑机器人的身影。
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建造或将打破传统建筑业高危工作、工人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等困境,成为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加快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国家围绕智能建造连续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数字化及人工智能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如住建部出台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强调着力加快建筑机器人研发和应用:积极推进建筑机器人在生产、 施工、维保等环节的典型应用,重点推进与装配式建筑相配套的建筑机器人应用,辅助和替代“危、繁、脏、重”施工作业。
发展智能建造不仅能够带动新兴软件、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可以催生建筑产业互联网、建筑机器人、数字设计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有效拉动数字经济发展。